网站首页

    一、基本情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是在我校原机能学教研室生化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组建起来的,当时定名为生物化学教研室,2005年按照学校教学机构调整安排,更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研室创始人为马锦堂教授(1984.05-1987.02期间担任滨州医学院院长),经过几代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教研室已经建成一支梯度合理、治学严谨、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学科团队。教研室现有山东省一流课程、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山东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各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2门。2011年,依托教研室的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获评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2013年,评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教研室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024年教研室获评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二、师资队伍

    教研室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3人;19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博士在读;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2名,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3名。

    三、教育教学

    教研室承担研究生、留学生、本科各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开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基因克隆技术》、《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常用实验技术-模块三》、《癌症生物信息学》、《医学研究论文导读》、《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等12门课程的理论课及实验课,多门次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一流课程等。

    团队教师对教学有极大的热情,探索实践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案例式”“科教融合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团队近年承担教改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5篇,主编或参编教材20部;教师荣获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全国微课公开赛、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山东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奖励。

    四、科学研究

    教研室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等(耳科遗传病重点实验室、呼吸系统感染与肿瘤免疫实验室)科研平台,山东省泰山学者团队(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团队)、省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团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创新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非编码RNA与肺癌诊断治疗研究团队、FEN1与结直肠癌精准诊断治疗研究创新团队、丹参活性物质合成关键酶研究创新团队)等科研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疾病分子荧光诊断仪器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疾病分子诊断与细胞药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实验室(肿瘤分子检测与基因药物未来产业实验室),山东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团队聚焦肿瘤分子及免疫诊治、遗传性聋机制与干预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1项,资助经费260万元,其他国家级课题18项,省级课题20余项;近年发表中科院1区等高水平科研论文50余篇;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

    序号

    论文题目

    位次

    发表刊物,中科院分区,时间

    1

    LILRB4 signalling in leukaemia cells mediates   T cell suppression and tumour infiltration

    6

    Nature1区,2018

    2

    LILRB4 ITIMs mediate the T cell suppression   and infiltration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s

    通讯作者

    Cell Mol Immunol1区,2020

    3

    Nanoplatform-based natural products co-delivery   system to surmount cancer multidrug-resistant

    通讯作者

    J Control Release1区,2021

    4

    miR-4293 upregulates lncRNA WFDC21P by   suppressing mRNA-decapping enzyme 2 to promote lung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通讯作者

    Cell Death Dis1区,2021

    5

    Identification of clinically actionable   secondary genetic variants from whole-genome sequencing in a large-scale   Chinese population

    通讯作者

    Clin Transl Med1区,2022

    6

    Targeting the Immunoglobulin IGSF9 Enhances   Antitumor T-cell Activity and Sensitivity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

    通讯作者

    Cancer Res1区,2023

    7

    m6A-methylated KCTD21-AS1 regulates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through CD47 and cell autophagy through TIPR

    通讯作者

    Commun Biol1区,2024

    8

    LILRB4 on multiple myeloma cells promotes bone   lesion by p-SHP2/NF-κB/RELT signal pathway

    通讯作者

    J Exp Clin Cancer Res1区,2024

    五、培养学生成效

    通过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科学研究结合、专业与思政结合全方位保障育人效果。团队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处于课程前沿,指导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通过举办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等,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生物化学歌曲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团队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生6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人、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等荣誉。

     


学院公众号

滨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联系电话:0535-6913163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