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成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著名解剖学专家王沪祥教授一手创建,王沪祥老师是滨医解剖人的精神内核也是滨医“仁心妙术”精神的外延,教学实验D楼也是因此称为沪祥楼。王老师1948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留校于外科学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1950年10月,受聘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从事解剖学教学,当时山东大学医学院驻地是青岛;70年代为执行毛主席做出的“六二六”指示和“备战备荒” 对敌战略部署,随青医整体搬迁至鲁北小镇-北镇办学,北镇后改名为滨州。王老师的前半生满怀家国情怀从浙江嘉兴人到湖南长沙求学,后半生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医学教研事业,投入到他热爱的解剖事业。王老师1956年加入中国解剖学会,1962年加入山东解剖学会,历任山东解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后作为负责人之一筹建了青岛分会。1958年翻译了美国S.W.Ranson的《神经系统解剖学》,同年12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将“神经解剖学”引入中国,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填补了当时国内该学科系统知识的空白。1983年王老师去世前立下遗嘱,把遗体捐献给我们学校。2002年校区搬至烟台时,学校领导考虑为王老师塑像,期间几易其稿,反复修改,征集曾经和王老师一起共事过的老师和王老师家人的意见,力求形象神象,把王老师精神面貌塑造的活灵活现,2006年塑像落成揭幕。把王老师的塑像放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目的是激励我们后来的解剖工作者,永记王老师的诲人不倦、甘于奉献的精神。2009年全国解剖学会在烟台召开,王老师曾经的青医同事和全国解剖学同行来到解剖学教研室,看着塑像很是感动,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每年我们都要在王老师的塑像前举行“新生入学宣誓”,“纪念世界解剖学日”,“毕业重走当年路”。而这些,均从我们学校的育人理念出发,让责任和荣誉伴随求学时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医学知识,人文精神,坚定的信念。
经过几代解剖人的不懈努力,在教学、科研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于200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五”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滨州医学院重点学科强化工程建设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9年被评为烟台市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8月底在沪祥楼四楼建成“生命与健康科学馆”,2025年1月成为“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科普基地”。科研实验室——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总面积370㎡,现有仪器设备总值近600 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14台(件)。近三年投入仪器设备经费100余万元。


王沪祥老师工作照片及翻译著作《神经系统解剖学》

王沪祥老师塑像照片


王沪祥老师塑像前新生入学医学宣誓仪式照片


山东省生命教育科普教育基地和烟台市科普教育基地
二、团队介绍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共有人员2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研室多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称号,多位中青年教师在全国性的教学比赛中获奖。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2025.04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2024.03
自左向右:阚氏海,孙毅,王志强,阿俊,刘同慎,李琳,王倩,李春玲,张婷,杨杨杨,张乃丽,于振海,黄飞,王利民,张璐萍,冯国营,尹彦存,赵光涛,李京敏,周帅,曲洪林,孔凡镇,叶晶,梁少华,刘菲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2019.06
自左向右:张乃丽,张力,王志强,孙毅,刘祥,周帅,阚氏海,李京敏,王利民,刘希伟,金昌洙,冯国营,于振海,王欣,黄飞,赵光涛,陈仲全,赵冬梅,曲洪林,杨成,尹彦存,梁少华,张春雷,刘洪付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2015.07
自左向右:张春雷,王利民,周帅,熊延连,黄飞,赵冬梅,张乃丽,张学俊,刘希伟,金昌洙,纪丕友,张璐萍,杨成,曲洪林,李琳,于振海,李京敏,刘洪付,阚氏海,李滨,陈仲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2012.11
自左向右:赵冬梅,张璐萍,韩兆磊,刘希伟,刘蛟,曲洪林,王利民,李滨,杨成,阚氏海,张学俊,陈立东,金昌洙,黄飞,于振海,刘洪付,孙毅,张力,张春雷,冯国营,胡凤爱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成员合影照片2007.07
自左向右:胡凤爱,刘蛟,赵冬梅,张成岭,刘洪付,黄飞,陈立东,高文彬,李滨,张学俊,曲洪林,王利民,刘希伟,于振海,张璐萍,孙毅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1987.10
自左向右:周耀中,蔡爱安,李滨,张学俊,王洪德,贺建民,刘希伟,张成岭,吉爱国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影照片1982.10
自左向右:李连平,蔡爱安,王洪德,李占生,吉爱国,王沪祥,黄爱华,周耀中,贺建民,张成岭
三、成果简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十五”和“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强化建设)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人体解剖学为滨州医学院教学体系主干课程之一,1998年被评为校一类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群》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获成人教育特色课程,2020年以来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3门,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2023年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优质社区课程1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承担着《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麻醉解剖学》、《断层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10门课程。《系统解剖学》为国家一流在线课程、山东省一流在线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成人教育特色课程;《局部解剖学》为山东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选修课《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为山东省一流在线课程、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
教研室围绕教学方法改革及新开课专业教学等方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近五年承担教学课题2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等出版的解剖学相关教材20余部。
近三年,紧密结合学科发展,主要研究方向:
1.损伤与修复发生发展机制:①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探讨损伤后局部微环境、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变化,及中药、干细胞、移植体等干预对损伤的修复及机制。②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探讨免疫调节性生物材料研发,心血管组织修复再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以及免疫细胞与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材料调控共培养免疫细胞和心血管组织细胞的机理研究。
2.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多能性调控与AML分子靶向治疗:探讨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存在是造成白血病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根本原因。探索能够有效抑制LSCs活性的分子靶点,并尝试以这些关键分子为靶点,开发治疗AML的靶向药物。
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厅局级课题6项。发表SCI文章35篇,38名研究生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包括同等学力研究生)。近年来,科研成果获山东奖专利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等奖1项。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近5年承担部分课题 |
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起止时间 | 项目负责人 |
1 | Apelin-外泌体靶向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8227143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3.01-2026.12 | 黄 飞 |
2 | hPMSCs外泌体通过miR-301a/Bhlhe40信号轴干预CD4+GM-CSF+T细胞分化改善肠道GVHD机制研究,322007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22.01-2025.12 | 熊延连 |
3 | 内侧前额叶皮质-丘脑室旁核-杏仁中央核通路调控慢性痛和负性情绪的作用与机制研究,821013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22.01-2024.12 | 梁少华 |
4 |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GSK-3β激活对阿尔茨海默病中成年海马神经新生损伤的机制研究,821015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22.01-2024.12 | 刘 菲 |
5 | 生物活性脊髓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8187098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01-2022.12 | 黄 飞 |
6 | “血清反应因子(SRF)通过“Ras-Raf-cofilin”信号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317009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8.01-2020.12 | 张璐萍 |
7 | DNAJC10 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多能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816001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尹彦存 |
8 | 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应用研究,tsqn202103111 |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基金 | 2021.01-2025.12 | 张晓晴 |
9 | BMI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可降解聚氨酯支架上分化的影响,ZR2021QC034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2.01-2024.12 | 张晓晴 |
10 | 内侧前额叶皮质-丘脑室旁核-杏仁中央核通路调控慢性痛与负性情绪交互恶化的中枢机制,ZR2021MH249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10-2024.12 | 梁少华 |
11 | 钙离子电位型微电极检测系统的构建及在神经元细胞分析中的应用,ZR2020MC07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2023.12 | 赵光涛 |
12 | 《屏状核κ受体阳性神经元调控痒觉和痛信息及负性情绪的中枢机制》,ZR20191117019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2023.12 | 孙 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