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王沪祥老师
发布日期:2020-04-21 来源:办公室  作者: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685 

日月如梭去,光阴飞鸣镝。白云苍狗,斗转星移。敬爱的王沪祥老师离开我们,不觉已三十五个春秋了。斯人已逝,口碑犹存。往事历历回首,音容笑貌依旧。

王沪祥老师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军阀割据,战火纷飞,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逐渐萌生了刻苦学习,科学救国的思想。日寇侵华,烽火连天,与故乡浙江联系中断,家中无法接济其生活费用,他只有自力更生,自谋生路。无论是云南地区的中学时代,还是在湘雅医学院的求学生涯,始终坚守自立、自强、励志、拼搏,通过打短工,甚至多次卖血等,以换取费用解决学生时期生活之需,最终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王沪祥老师热爱医学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自行设计的读书卡片简明实用,并介绍给若干同行。“这种读书卡片是王沪祥教授亲自设计的,我至今还在使用”(年近九旬的原青岛大学医学院丁世海教授语)。上世纪五十年代,王沪祥老师翻译了著名的Ranson《神经系统解剖学》,填补了当时国内该学科系统知识的空白。挑灯夜读,伏案疾书是其生活的常态。“我们半夜起床时,经常看到父亲还在写字台处紧张地忙碌着”(其子王静刚语)。1976年夏季,当听说广州拟召开人体解剖学专业的学术研讨会议,而青医北镇分院(现滨州医学院)因种种原因未接到与会通知时,他即自费乘火车前往,以追赶学术领域的发展潮流。他下榻在简陋的某单位招待所,每日清晨,众多入住客人争抢洗漱池位置,为了争取时间不耽误与会,他风尘仆仆赶往广州当地亲友处,简单洗漱后未用早餐即奔向会场。事情过去四十多年,亲友一家电话中谈及此事泣不成声,始终为此内疚与感动(妻妹朱菊荪语)。他在生命最后几个月中,与我聊天时谈到,青岛的小白干路(今为重庆路)在五十年代加固拓宽,当听说周边有许多坟场,为搜集和制作教学标本,他多次带领学生前去寻找骨骼。“按照中国人的旧习惯,这种做法有悖常理。但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否则怎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呢?”这番谈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坦荡胸怀赫然在目。毕业以后,我一直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在多次谈话中,他都流露出羡慕的情感。他曾经讲到“外科医生多伟大啊,通过手术操作,能够立竿见影为病人解除病痛。如果有来生,我的理想还是做一名外科医生。”我知道,大学毕业后他曾从事外科工作,并在《中南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膀胱结石》,后因身体原因改行做了基础课教学。沈福彭教授的次子沈毅在文革待业期间,曾赴青医北镇分院解剖学教研室从事教辅工作。王沪祥老师手把手教他整理标本,辨认不同年龄标本的特点,推荐相关书籍供其阅读,沈毅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医学基础。大学毕业后经过发奋努力,成为优秀的胸外科专家。他本人对此经历念念不忘。每逢寒暑假期,总有青岛医学院的教师前来家中,对有关学术和业务进行探讨和争论。记忆中有陆光庭,程密,谭允西,朱梨馨,周慧敏,丁世海,潘瑶等,一杯清茶,其乐融融。回想起我们入学后,最初即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王沪祥老师身体力行,躬行实践,讲授了大部分内容。晚自习时间教室内多能看到其身影。他穿着朴素,学者风范,一身中山装加一双皮鞋,就是其全部行头。每当同学请教问题时,他总是满脸慈祥,面带笑容,深入浅出地给以解释,将枯燥无味的解剖学知识,解释得淋漓尽致,明目达聪。“永远记得王老师告诉我,如何辨别肱动脉的走行与测血压时听诊器安放位置的关系。成为王老师的学生非常荣幸与自豪”(78级校友张晓梅语)。“我们有幸全程聆听了王教授的解剖学授课,并在他手把手指导下多次进行了尸体解剖。他的授课通俗易懂,趣味性强。枯燥无味的解剖学知识经过他的教授,如同聆听美妙的乐曲,也像在倾听感人的故事。解剖刀在他手中,宛如弹奏熟悉的钢琴练习曲,骨骼,韧带,血管,神经等,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扎实的基础”(78级校友赵畔波语)。《人体解剖学》考试结束后,王老师应邀为部分同学在 《人体解剖学》教材扉页上题词,“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为建设祖国四化做出贡献”。历经几十年,这些同学将此视为珍宝,几度搬迁,保存至今。在病情十分严重无法下床的最后时光里,他仍然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学习德语。几次纠正我的德语单词中有关“wasser”的发音。

王沪祥老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购置了“海鸥牌”照相机。紧张的工作之余,或奔赴青岛海滨,或前往崂山村寨,拍摄大量的风景照片。即使在其胃癌手术后化疗期间,也不忘到青岛栈桥拍摄海上景观。我在第一次品尝“沙拉”菜肴时,当时市场上是没有沙拉酱出售的,需要自行调制。他一边调制沙拉酱,一边给我讲“沙拉”菜肴的历史。由此我知道了这一制作简单、口味独特的凉菜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后经印度传入中国,是西方饮食中最易制作,最为普遍的菜肴。他吹奏口琴水平较高,时常以手震音,很有特点地吹奏《我们都是神枪手》的曲子,往往吸引了宿舍院内一大群孩子。他喜欢集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亲朋好友,同窗故旧来的信函很多,他总是仔细将邮票取下,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册。他喜好音乐,浑厚的男中音很有磁性,唱起歌来非常吸引人,即使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还经常唱起风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太阳岛上》(电视剧《哈尔滨的夏天》主题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困难岁月里,他带领宿舍院内的孩子们开荒种地瓜等,收获的季节里大家都很开心。丰收的果实分给了每户家庭。青医北镇分院建院初期,条件十分简陋,生活内容匮乏,他将路边一种名为“老不死”的野花,仔细移栽在花盆里,平日浇水侍奉,从中获得乐趣。

王沪祥老师的家庭氛围和睦,涉及家中的很多事情,他都不分长幼,注意征求每个人的意见,民主气氛浓厚。他喜欢孩子,即使患病手术后,也喜欢逗弄邻居家的孩子,与小孩子捉迷藏,做游戏,将家中的糖果分发给身边的孩子们。对子女的教育,总是身先垂范,身体力行。女儿王静怡回忆,小学时代起,父亲即购买车票,让其利用假期带领弟妹赴北京等处,游览名胜古迹和祖国大好河山,要求规划好每日行程并完成日记,借此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子女们从小学起,每逢周日进行大扫除,将整个宿舍楼内公用通道清扫干净,甚至包括生活困难的邻居家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带领孩子们在宿舍院内开荒种地瓜,培养大家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感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出生于五十年代的子女们进过工厂,当过农民,工作之余仍积极参加夜校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当“文革”结束,改革开放春天到来之时,他们均考入大学得以深造,现在都成为所学专业的中坚力量。当有问题请教他时,他总是借此谈及若干围绕这一问题的知识和见解,开拓了听者知识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他总是引导启发:“应当颠覆过来看,一旦解决就是快乐与享受。”在我的记忆里,他从不在家谈论他人是非,讲的都是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使之难以忘怀的细节。即使“文革”中对其家庭非礼的人,他宽宏大量,待之以礼,若有困难,同样资助。每当我们年轻人聚在一起,为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愤愤不平时,他总是说:“你们不熟悉历史,尤其不熟悉解放前的历史,中国需要共产党领导,否则就要回到解放前。”

王沪祥老师生活简朴,家中陈设简陋。除了拥有大量的中外文书籍外,所有家具均是从拍卖行或旧货市场“淘”的。有偌大的写字台和数个简易的书架,远不是今天我们房间内家具摆设能比拟的。每逢夏日,他总是穿着洁白的圆领衫(俗称“老头衫”),配以家人缝制的短裤,其他季节则是一身洗得掉色的中山装。他不嗜烟酒,唯独喜爱家乡的龙井茶。一杯清茶,伴随着他在写字台边读书写作,度过不知多少个长夜。尽管穿戴朴素,无洋装名牌,但其平易近人,风度翩翩,满脸的络腮胡子,加上笑容可掬,儒雅风范自然而来。正是应了那句“大抵选他肌肤好,不敷脂粉也风流”的名言。他为人正直,低调行事。钱财在其心目中无任何地位,但在帮助他人时却慷慨解囊,出手阔绰。邻居有难,他送钱入户,却不允许对方归还;街坊子女难得找到一份工作,单位远在十多公里外的沧口地区,他亲自将家中的自行车送去,方便对方上班使用;为照顾家中瘫痪在床的老人,曾请一阿姨前来帮忙护理,为此召开家庭会议,讲明阿姨仅仅是来照顾病人生活起居的,不能额外增加其工作负担,家务活还需要我们自行解决。同时对保姆阿姨家中的困难尽力解决。直到今日,阿姨的子女谈及此事,仍是感动不已,泣不成声。自己年逾古稀的母亲中风后瘫痪在床,他工作之余,侍奉左右,针灸服药,擦洗翻身,十年时间竟未发生褥疮。他陪伴老人颐养天年,直到寿终正寝,驾鹤西去。教研室年轻老师结婚大喜之日,他个人出资,以全体教师的名义给以庆贺;青医子女考入滨州医学院,他视如己出,学习上循循善诱,生活上关怀备至。几十年后,当事者念及此事,仍泪眼婆娑,情感浓烈;外地亲友患病,他接到青岛,提供帮助几个月,直到病情痊愈;我几次遇到邮局送来的稿酬汇款单,他拒绝家人前去取款。他多次说过“国家还不富裕,要替国家着想”的话。告诫我们要“大智若愚”,知识的海洋是无穷尽的,人的一生中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太多了。

斯人已逝,风范犹存。王沪祥老师作风正派,为人坦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笃实好学,明礼诚信,博闻强记,满腹经纶,与人为善,高节清风。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底蕴,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他的身上充满正能量,直至临终前与他人交谈时,总是笑容可掬,还替他人着想。他的姐姐从济南来青岛看望,病榻前含泪与其谈话时,他喃喃自语地说:“我生病给家人添麻烦了。”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陆光庭教授和董俊友教授看望他时,他平静地说:“我是准备笑着去见上帝的。”王沪祥老师是平凡的,但他又是高尚的。“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他的个人修养我等不可及,他的品德为人侪辈愧忘尘。他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献身,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一生不竭的精神财富。在“绝世之史书,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古代大文豪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王沪祥老师离开我们已超过三分之一个世纪了。直至今天,与其接触过的人,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者,还是年逾花甲的学生,无论亲朋好友故旧,还是街坊邻居后人,无不为之英年早逝扼腕长叹,无不为之生前点滴感慨动容。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青医解剖学教研室谭允西教授参加“英语高级班”学习,结业考试需要英语口述,题目是《一个难忘的人》。作为学生和同事的谭允西教授在口述中,对王沪祥老师进行了追忆,期间感情所致,泣不成声,感动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据参加学习的医院同事讲,场面非常感人,甚至一度失控。王沪祥老师逝世不久,《大众日报》曾以《鞠躬尽瘁 死而不已———记滨州医学院副教授王沪祥生前二三事》进行报道,78级校友曲建新见到后,仔细将报样剪裁后保存至今。

王沪祥老师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他把毕生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医学教育事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将自己的七尺之躯,永远地留在了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滨州医学院,看着母校的兴旺发展,看着一代代医生的茁壮成长。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到,“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生自古谁不朽,惟有英名照千秋!

王沪祥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七律·怀念王沪祥老师

富贵平生无奢念,惟愿桃李满神州。

砥砺探索觅真谛,通文达艺竞风流。

热血丹心映日月,蜡炬成灰志未酬。

人生自古谁不朽,独有英名耀千秋。


(作者孙旭东,系1978级校友,王沪祥老师的女婿,本文作于王沪祥老师逝世35周年前夕)


关闭窗口

学院公众号

滨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联系电话:0535-6913163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