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研室
发布日期:2025-04-19 来源:泮红飞  作者:许勇  供稿审核人:赵美春  责任编辑:泮红飞  浏览次数:12 

一、基本情况

药理学教研室与学校同步启航,历经五十余载风雨征程,在历任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蓬勃发展。自首任皮西平教授奠基以来,吕世杰教授(1982 - 1991 年)、石乐鸣教授(1992 - 2005 年)、张树平教授(2006 - 2012 年)接力奋进,积极投身学科与课程建设,为教研室的成长筑牢根基。2008  3 月,教研室全建制划转至药学院,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2020  6  4 日,学校在基础医学院和药学院分别设立独立建制的药理学教研室。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在张树平、王垣芳等 10 位骨干教师的携手努力下得以重建,许勇副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同年,闫海静博士从第一临床医学院欣然加入,为团队注入新活力;2022 年,应届毕业的姜敏博士慕名而来;2023 年,谢鑫教授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进一步充实壮大了师资力量。

2023年教研室合影

前排左起:姜敏、杨美子、栾海云、许勇、闫海静、李淑翠、杨茗

后排左起:亢泽春、王超云、谢鑫、申清瑜、李庆忠


1987年张彩丽教授来访

左起:马荣花、王垣芳 、张彩丽、徐庆荣、石乐鸣、田春林、吕世杰、杜冠华

 

1987年元旦教研室茶话会

顺时针:田春林、宋斯贞、石乐鸣、吕绪涛、马荣花、吕世杰、徐庆荣、张树平、李晓红、王垣芳、王国跃

1990.10药理学教研室合影

1990年教研室合影

后排左起:田春林、杜冠华、吕世杰、宋斯贞、石乐鸣、张安年

前排左起:王国跃、李晓红、徐庆荣、王垣芳、张树平

IMG_256

2020年教研室合影

后排左起:王超云、李庆忠、许勇、亢泽春、栾海云、闫海静

前排左起:杨美子、王垣芳、张树平、李淑翠、杨茗

 

IMG_1452

2023年基础医学院举办教师荣休仪式

后排左起:亢泽春、申清瑜、闫海静、李庆忠、许勇、王超云

前排左起:栾海云、杨美子、王全海、张树平、王垣芳、谢书阳、姜敏、杨茗

岁月留痕,一张张教研室合影定格了团队的成长瞬间。从 1987 年的珍贵影像,到 2023 年的全新阵容,见证着一代代药理人的接续传承,他们初心如磐,在药理学领域深耕不辍。

二、师资队伍

教研室拥有一支10人的专职教师队伍,共计 10 人。其中,教授 3 (杨美子、杨茗、谢鑫);副教授 6 (王超云、许勇、李庆忠、栾海云、亢泽春、闫海静);讲师 1 (姜敏)。学历结构上,博士学位获得者达 8 人,硕士学位 2 人,学科学术梯队呈现出良好态势,为教研室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诸多教师在学术团体中任职。杨美子教授身兼山东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评审专家,以专业视野助力学科交流与人才培养国际化;许勇副教授活跃于山东省药理学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担任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药学会药理学专业委员等职务,推动药理知识普及与教学创新;王超云副教授不仅是山东省药学伦理学学会副会长,还在中药药理、果酒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光发热,为跨学科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育教学

承担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多专业本科生及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核心课程教学任务,包括《药理学》《临床药理学》《麻醉药理学》《精神药理学》等,为医学人才的知识体系构建添砖加瓦。同时,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勇挑临床医学教改班系统器官整合课程建设与教学重担。

IMG_256封面 人民军医出版社药理学封面

近年主编、副主编的教材

多年来,教学成果斐然。2005  8 月,《药理学》斩获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殊荣,课程负责人石乐鸣教授功不可没。2008  2 月,在校内率先开启 PBL 教学探索,对麻醉学专业相关课程全程实施 PBL,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2012 年投身临床医学教改班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建设,历经多年打磨,该成果荣获 2018 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麻醉药理学》获评滨州医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还成功申报医学基础药理学目录外硕士研究生专业,实现学科育人层次提升。2014 年,《药理基础与临床》摘得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桂冠。2015 年起,发力慕课建设,《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等多门课程相继在智慧树、中国大学 MOOC 平台上线,吸引全国 40 余所院校学生选修,知识传播无远弗届。2020 年,《药理学》《麻醉药理学》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 年荣获山东省课程思政案例评选优秀奖 2 项,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教学。年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5 项,带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2 项,全方位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四、科学研究

经多年砥砺深耕,本学科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尽显的科研体系,尤其在心脑血管药理学前沿领域,搭建起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矩阵。研究团队锚定三大核心方向精准发力:于脂质代谢调控赛道,潜心揭示脂肪酸代谢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关键应用潜能,为疾病干预策略提供全新思路;聚焦组胺能神经系统,系统探究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双重调控 “密码”,创新性提出组胺受体亚型特异性调节策略,有望改写疾病治疗范式;深入解析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在病理性心肌肥厚向心力衰竭演进过程中的动态调控网络,为心脏疾病防治开辟新径。

在科研平台搭建与成果产出方面成绩卓著。教研室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 项,并高质量完成多项省部级及市级攻关课题,科研实力获权威认可。论文发表硕果累累,已累计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60 篇,更有 12 篇一区 SCI 论文闪耀国际学术舞台,包括《Autophagy》(IF = 13.3)、《Nature Communication》(IF = 14.7)和《Science Advances》(IF = 14.1)等顶尖期刊,彰显教研室国际科研竞争力,为药理学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力。


关闭窗口

学院公众号

滨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联系电话:0535-6913163     管理入口>